6月21日,为贯彻落实《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组织人大代表检查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议案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的通知》(中常办通[2019]21号)精神,港口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市、镇人大代表30人开展2019年中山市人大一号议案——《关于加快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议案》落实情况的检查行动,推进该镇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视察行动由港口镇党委书记、市人大代表陈有兴带队。
视察组一行来到港口镇大南联围大崩水闸,听取水利所负责人关于加快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准备情况汇报。据了解,港口镇纳入2019年中山市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进度安排表的有5个项目,都是重建工程。其中大崩水闸和河口水闸要求在今年10月底开工;藤蛇水闸、六顷水闸、大南尾水闸与泵站则要求今年年底完成可研编制和立项工作。上述5个水闸中,除大南尾水闸是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投入使用外,其余4个水闸都是上世纪5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的,因使用时间长和当时设计标准不高等因素,导致水闸主体和附属设施老化残旧,不适应新时期水利防灾减灾的发展需要。所以,要拆旧高标准重建。
目前,大崩水闸、河口水闸重建工程已完成了前期的勘测设计和项目立项审批工作,且施工图预算已提交到市财政投资审核中心进行中介预算审核。施工招标准备工作也在开展中,预算在今年8月完成招投标工作,可望在10月份可以动工建设,明年10月份可完成施工建设,建成一座净宽8米的水闸。
要求今年年底完成可研编制和立项工作的藤蛇水闸、六顷水闸和大南尾水闸及泵站,已向市发改局申请选定前期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图预算阶段的勘测设计单位的招标核准工作。计划今年8月份完成勘测设计服务单位的招标选定工作,10月份完成可研阶段审查批复意见,12月完成工程立项。
港口镇纳入2019年中山市人大一号议案的5个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均为原址重建,不涉及征地事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繁琐和受时间限制。工程办理审查、审批手续程序较多,尤其是由可研编制到工程动工需要的流程时间最少要18个月,极大制约着工程建设进度;二是大崩水闸重建工程施工涉及天燃气管道监测和保护,需要燃气部门提供技术或迁改工作指导;三是河口水闸重建工程涉及高压线的安全施工距离问题,需要供电部门进行线路改迁。
听取汇报后,人大代表还进行了满意度测评,认为港口镇在稳步推进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议案处理决定的落实,效果明显。港口镇党委书记、市人大代表陈有兴表示,人大代表要发挥监督职能,借助《关于加快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议案》列入2019年中山市人大一号议案的机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议案的办理,从而提高港口的水利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港口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