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芙镇白溪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自2017年11月建站以来,已累计接待和走访群众330多人次,参与代表60多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近80条,并实现交办率、回复率、走访率、群众满意率4个100%。板芙镇人大代表、白溪村联络站站长叶玉祥表示,联络站开设之初也曾担心难以发挥作用,经过不断完善,如今愈发感觉到联络站作用巨大。
联络站接待室位于白溪村公共服务中心二楼,进门就能看到墙上庄严的国徽和一行显眼的红字:“听人民呼声 为人民代言”。每月第二个星期二是“人大代表接待日”,每个月人大代表接待和走访群众也已成为一种履职新常态。叶玉祥说,刚设站时自己心里也有压力,担心群众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难以让大家满意。但这两年在接待群众的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联络站的作用不仅仅是收集意见,还能确实助力解决许多大家关心的问题。
2018年受强台风影响,白溪村太平环街山坡发生小规模土崩,联络站立即组织人大代表到山体现场调研,协助疏散住在附近的村民,随即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快治理建议,后经人大代表在镇人代会上电子票决,太平环街的山坡整治工程被列入了板芙镇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联络站人大代表持续跟踪和督办,“这个护坡工程完工后不仅解决了群众问题,也化解了我们心中的压力。工程完成后,台风暴雨天我们才敢踏实睡个觉。这种满足和喜悦的感觉,难以言表。”
叶玉祥认为,联络站工作除了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还要对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提炼成议题。如板芙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浸内涝问题,他就多次实地察看、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关于105国道改造白溪路段主要工作的建议》。建议板芙镇政府结合105国道改造,拆除白溪桥箱涵中间的分隔栏而改作桥,彻底改善该涵洞排水不畅的情况,防止内涝情况再次出现。该建议得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计划于105国道改造期间进行妥善处理。
“有时有些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可能是因对政府的政策不理解,或者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此时我们也要细心的解释。联络站不仅是收集意见的窗口,也是宣传政府政策的窗口。”为了更好地接待群众,联络站还请驻村律师、退休老同志进站,共同为群众做好解释或参谋角色。叶玉祥表示,人大代表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满足群众对代表工作的期盼。代表联络站活动开展的广泛性、多样性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
他表示,今年联络站计划探索创新接待群众的方式,增设联络站节假日接待和实行一季度一专题接待。通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季度专题接待活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面对面答复的方式,有效提高意见建议办理效率。“希望能更多到村里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实实在在了解群众的需求。”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