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人大”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每天都有不少人反映关于垃圾的问题。市人大代表、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市政工程分院副院长温县权就此问题进行调研走访后表示,中山现在面临垃圾生产量增加而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中山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扩容项目尽快完成建设,并对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进行扩容规划,提高全市垃圾处理能力。同时建议从源头上抓起,引导市民积极做好垃圾分类,从而促进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产生垃圾次生污染问题
日前有市民反映横栏镇垃圾场常年堆放大量垃圾,一刮南风或者西南风,整个东升镇太平村就会被臭味覆盖,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横栏镇回应,目前横栏镇日产生活垃圾300多吨,现在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安排给横栏镇的处理垃圾量为每天100吨,另外有100吨进入中心组团处理,但还有100多吨的垃圾未能得到处理,暂存放在垃圾中转站内。
温县权表示,横栏镇所面临的问题是中山很多镇区现阶段都遇到的难题,据统计全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5000吨,三大垃圾处理基地目前处理能力只有3000吨/日,造成很多垃圾积压,产生次生污染问题。因此,温县权建议中山加快推进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扩容项,两个项目合计扩容约2400吨/日,为了持续解决垃圾增长带来的问题,也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进行南部垃圾处理基地的扩容计划,整体提升中山垃圾综合处理能力。
■建议市民从我做起,源头上减少垃圾量
温县权表示,垃圾问题事关所有人,垃圾分类是一个大的方向、趋势,居民应该从家里面就要先把垃圾分类做好,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让垃圾减量化。“有些城市通过分发有条码的垃圾分类袋来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这样的话就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希望中山也能学起来。”
现在不少镇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如西区、火炬开发区等都在积极推动垃圾分类,主城区在去年也有了三个垃圾分类试点,“希望通过全市上下努力推动,真正解决垃圾问题。”温县权说。
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