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远明
(2012年5月21日)
各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同志们:
为进一步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举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暨人大工作人员培训班。市委对本次培训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多次叮嘱要把这期培训班办好,让大家真正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常委会机关也对本次培训进行了精心安排,认真准备。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下面,我谈两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今年是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和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完成《珠三角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任务的决胜之年,崇高的使命、神圣的职责和紧迫的任务,对我们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各级人大能否高效运作,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新一届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新成员占总数的45%;镇区经过机构改革后,新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占70%,大家对人大工作的了解还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对于适应新岗位融入新角色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习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础工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切实把这一制度坚持好、实现好、完善好。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即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如何,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实有效地履行好“三权”,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水平关系重大。因此,从本质上说,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是必须长抓不懈的战略任务。特别是面对换届后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实际,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更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是推进“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建设的必然要求。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和任务。在全面开创“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这一共同事业中,每一项任务和要求都与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集中民智民力、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工作等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是责无旁贷。当前,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加大,国内通胀预期较强,原材料等要素价格刚性上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迫切。从我市情况看,目前的问题和困难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镇区发展不平衡、外经贸形势严峻、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为帮助企业增强信心迎难而上、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上月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在5月份集中开展市领导深入企业活动,常委会领导都参加了这项活动。我们要深刻认识人大在当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务必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投入到履职的各项工作中去。要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切实履行好常委会的各项法定职能,在开创“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的共同事业中真正有所作为。
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全面推进争创法治广东建设示范市的重要保障。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决议,全面推进争创法治广东建设示范市。决议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审议决定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以争创法治广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人大监督不仅要敢于监督,更重要的是善于监督,监督工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监督主体水平的高低。市委关于争创法治广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人大探索完善监督制度,包括探索建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探索制定镇人大监督办法,完善《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制度,探索制定法检两院法律职务任职考核办法等等。这些工作涉及范围广、影响大,需要常委会组成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开拓视野,创新思维。为此,我们要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真正使人大常委会在推进争创法治广东建设示范市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增强“四种意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这次培训班时间不长,但任务重,要求高。为了不辜负市委的期望,圆满实现主任会议的意图,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好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到学习中,务求取得实效,达到“四个增强”。
一要增强核心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不复存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谈起。我们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工作各个方面,贯彻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各级人大的重要工作要主动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党委意图的基础上,通过人大法定的民主决策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人民意志,在坚持人大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党管干部原则的统一中,确保人大的工作与同级党委的工作思路同向、行动同步。总之,人大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决定重大事项,还是监督工作和选举任免工作,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二要增强法律意识。人大的各项职权都是法定的,无论权力的范围和内容,还是权力行使的程序等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在人大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熟悉和把握好人大依法按程序的规则,坚持用法律精神来统领常委会工作,突出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要善于紧扣法律法规的实施这条主线来开展监督,以是否严格依法办事为主要标准来衡量“一府两院”的具体工作,并围绕如何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来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推动“一府两院” 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三要增强监督意识。人大的监督包括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的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维护。人大常委会要抓住关键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作为监督重点,真正做到监督工作聚焦重点、主攻难点、关注热点、促进发展。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把依法监督与支持“一府两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监督于支持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好人大常委会的各项监督职权。在监督过程中,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同时,要注重调研前学习法律、广泛听取意见等方式方法,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权威性。
四要增强民本意识。人大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主体,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当一个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忠实代言人,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嘱托,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难得机遇。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必须致力于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认真落实联系代表制度,保持与代表和选民的密切联系,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开展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督促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我们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高质高效完成常委会各项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愉快!谢谢大家!